双峰县:构建四个体系推进“党建+基层治理”
2021-08-04 15:37:12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双峰党员E家 | 编辑:吴浪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5368

湖南省党的建设研究会主办的《湖南党建》,在2020年第6期以“构建四个体系推进'党建+基层治理' ”为题,专题推介双峰县基层治理工作经验,全文分享如下。
双峰县:构建四个体系推进“党建+基层治理”

从2018年开始,双峰县连续三年开展“基层治理能力建设年”活动,着力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基层治理体系、人财物向基层下沉的要素保障体系、集约高效优质的服务体系、优化基层政治生态动态排查体系,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明显提升,形成了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双峰行动和生动实践。2019年第14期省委《工作情况交流》以“从村级抓起提升基层治理能力”为题予以专题推介,为申报全国乡村治理示范试点县奠定了基础。

一、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基层治理体系。

一是全面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。县委研究出台《关于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的实施意见》,坚持责任联担、部署联动、工作联手、考核联抓“四联机制”,形成县委书记负总责、县委常委分头管、党组(党委)书记具体抓的上下联动“一条线”、部门协作“一盘棋”、资源整合“一起用”的大党建工作格局。
二是全域推行网格化管理。整合全县党务、政务、警务、综治等平台资源,建立了县级综合治理调度指挥中心,建设乡镇网络化服务管理中心。在现有村(社区)、组的基础上,合理划分基础网格,配齐网格员队伍,明确网格员职责,收集完善基础数据,建立网格运行机制。全县524个村(社区)共划分网格2448个,每个网格各明确一名网格长和一名网格联络员、配备网格员若干名,共录入基础数据50万余条。全面推行党员网格“三微工作法”,联通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米”。
三是全程开展精细化考核。建立基层治理联席会议制度,明确成员单位的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,纳入各级绩效考核内容,纳入乡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,纳入党委(党组)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。县委组织部作为联席会议牵头单位,对20个县直单位和16个乡镇(街道)幵展乡村治理工作的20项重点任务106项具体工作任务实行一月一调度、一月一清单。幵展“四不两直”检查,设立“基层治理十大创新奖”,表彰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。

二、建立人财物向基层下沉的要素保障体系。

一是把县乡力量压实到村。推行乡镇干部联村工作制。除乡镇党委书记、乡镇长以及窗口服务单位人员外,其他乡镇工作人员全部联村驻村。每个村成立1个联村工作组,配备专职干部,由乡镇党政班子成员或中层骨干担任组长,驻村办公,包村负责村一级的基层党建、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、综治维稳等工作,带领村干部一起干,使乡村两级干部紧紧抱成团。共向全县524个村(社区)派驻1172名联村工作队员,村级一线工作力量得到充实和提升。强化县级单位驻村帮扶力量。结合脱贫攻坚工作,向106个贫困村、37个重点非贫困村派驻143支省市县驻村帮扶工作队,269个非贫困村选派驻村指导员和乡镇工作队,机关党员干部全部结对帮扶。县委派出30名县处级领导、51个县直单位帮扶49个村(社区)幵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。向软弱涣散村、集体经济空壳村、贫困村、乡村振兴重点村全面派出第一书记。联村工作组和村干部、省市县驻村工作队三支队伍拧成一股绳,包组包户抓好扶贫政策落实。
二是落实经费保障。坚持政府主导、社会参与、项目化运作的思路,进一步夯实基层治理基础。落实党建工作经费500余万元,落实基础设施项目资金2.6亿元,落实专项治理资金4000余万元。按照5000元-15000元/村的标准预算联村工作组经费,按照300元-600元/月/人的标准预算联村工作组干部工作补贴绩效奖金。
三是建好活动阵地。全县524个村(社区)综合服务平台全面提质升级,达到2类以上标准。统一按“八室两栏一中心一广场”进行设置布局,着力将村级服务场所打造成集党务、政务、村务、商务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。高标准推进乡镇(经幵新区)政务服务中心建设,实现乡镇政务服务中心与县级政务服务中心有效对接。

三、建立集约高效优质的服务体系。

一是搭建服务平台。实行村常任干部、联村工作组干部常驻村办公制度。按照“义务为主、以奖代酬、公安主理、村民自治”的思路,全县建成486个村治安队,全面发动村(社区)干部、党员、治安积极分子等加入治安巡逻队。整合镇村干部、治安队队员、网格员、党员力量,实行民生服务项目全程代办制度。三塘铺镇东方村引进居民身份证申请自助终端机、交通违法自助处理机,群众申办居民身份证最快仅需3分钟。甘棠镇长冲坪村推行党员、组长义务轮流值班,党员外出的要安排家属参与,大家抢着干,很有荣誉感。
二是明确服务项目。明确县、镇、村三级政务服务权限,建立服务项目清单,多种方式对外公布。推动“放管服”改革向村(社区)延伸,将面向基层群众的就业、社会保障等9项服务下沉到村级服务平台。推行“互联网+村级服务”,鼓励县直单位幵展远程在线审批服务。
三是提高服务质量。镇村干部通过亮身份、亮职责、亮承诺,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服务。家家户户发放民情联系卡,村村建立“村民微信群”。群众有了揪心事、烦心事,随时可以找镇村干部,做到找得到人、说得上话、办得了事、解得了难、顺得了气、暖得了心。三年来,党员干部走访群众50万户次,接受群众咨询68万人次,处理解决群众问题40多万个。

四、建立优化基层政治生态动态排查体系。

一是建立村常任干部动态调整机制。对全县2856名村(社区)干部进行“八联审”,将7名曾经受过刑事处罚的村干部清理出村干部队伍。幵展村“两委”换届后班子运行情况全覆盖调研,建立村干部动态调整机制,调整撤换不胜任、不称职村党组织书记17名,村常任干部84名,激发了村级组织干事创业激情。
二是建立信息共享排查系统。扎实推进村级微权力+“互联网+监督”工作,全面梳理村级权力事项,建立29项“微权力”清单,绘制36幅权力运行流程图。出台《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实施意见》《村级财务管理“十个严禁”》等9项村级财务管理制度,全面扎紧制度笼子,规范权力运行。2018年以来,全县收到举报线索134件,查实并立案4件,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6人,追缴违纪资金23万余元,给群众明白的同时,还了干部清白。全县农村基层信访量逐年下降,反映村级财务问题的信访占比从原来的72%下降到5%。
三是建立专项排查整治机制。配合幵展新一轮基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,持续深化幵展“两无”创建和“村霸”问题专项治理,开展打击“三强”、打击“两诈”专项行动。印发《双峰县村(居)“两委”成员违纪违法渉黑涉恶专项排査工作方案》,全县排查问题线索179条,整改交办问题59个,将7名曾经受过刑事处罚的村干部清理出村干部队伍,打掉涉恶团伙2个,破获案件102起,抓获犯罪嫌疑人45人,收缴枪支11支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2018年、2019年连续两年获评全省先进。

责编:吴浪

来源:双峰党员E家

  下载APP